【守護綠水青山】
西豐縣:當好生態衛士 讓美麗成色更足
2022-03-18 10:00來源:鐵嶺日報社
【字體:大中小】
西豐縣強化部門生態責任,采取多部門聯動的方式,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責任,書寫好西豐的生態答卷。
垃圾集中清運打造美麗鄉村
行走在西豐縣涼泉鎮的村路上,蜿蜒曲折的村路,水墨繪就的文化墻,在藍天的映襯下,雖然時值冬季,仍如走進了一幅山水畫中。
通往農戶的水泥路平坦而整潔,家家戶戶門前都非常干凈,看不到任何堆放雜物的痕跡。走進禹甸村耿淑霞家,門口見不到垃圾,不大的院落被打理得整整齊齊,耿淑霞說,以前,家家戶戶的生活垃圾沒有固定的投放位置,導致村里的環境不好。鎮里的垃圾填埋場投入使用后,各村都設立了臨時垃圾收集點,每天還有保潔人員定時清理?,F在,村民家里的垃圾可以實現隨產隨清,不僅家門口干凈了,村里的路也和城里的一樣,再也看不見垃圾,環境真的好多了。
涼泉鎮村屯環境持續向好,得益于垃圾填埋場的啟用。
涼泉鎮鎮長范士靜說,為了改善人居環境,2021年,西豐縣政府投入修繕資金72萬元,對涼泉鎮垃圾填埋場進行了全面整治修繕,垃圾填埋場和滲濾液池重新鋪裝防滲網布,垃圾填埋場四周圍網進行了重新安裝。目前,可實現日處理生活垃圾60噸。
來到位于涼泉鎮的垃圾填埋場,占地6.88萬平方米的填埋場四周圍起了護欄,一輛裝滿了垃圾的運輸車正駛入場地內?!跋襁@樣的集中清運,每周至少兩次?!狈妒快o說。
與垃圾填埋場相鄰的,是5000立方米的滲濾液調節池,垃圾場內的廢水沉淀后將通過管道排入滲濾液調節池。
范士靜說,垃圾填埋場可輻射周邊鄉鎮。為了讓垃圾填埋場切實發揮作用,涼泉鎮政府還與西豐縣生態環境分局、西豐縣住建局進行了協調,落實垃圾填埋場監測井建設工作和滲濾液處置工作。同時,設置專職管護人員,保證垃圾填埋場安全正常運轉。
長效機制守護碧水藍天
為了構建人水和諧的水生態,西豐縣對西豐鎮內寇河、石人溝河等河道進行了全面治理。
在石人溝河兩岸的護坡上只有一些枯萎了的植被,看不到污泥和生活垃圾。西豐縣水利局河道治理負責人劉佳說,按照分級負責、屬地管理、部門協同的原則,西豐縣成立了專業的河道保潔隊伍,并制定了全縣河道垃圾清理的專項行動實施方案。在財力緊張的情況下,每年出資20至30萬元對石人溝河進行治理,年清理垃圾總量為3000立方米左右,基本實現了風清、岸綠、河暢、景美的總體要求。
為全面保障河流水質,西豐縣組建了6個檢驗組每天沿河進行巡查。他們還將建立河道垃圾整治工作長效機制,每日對石人溝河、寇河城區段的生活垃圾、建筑垃圾進行集中清理,做到日產日清。
市生態環境局西豐縣分局局長、西豐縣生態環境督察整改辦主任玄增福說,為了扛起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,西豐縣強化了組織、宣傳、政法、紀委監委、公安、檢察、法院、財政、生態環境執法職責,聚焦重點問題即查即改,嚴格落實河流水質改善措施,開展了沿河垃圾清理,探索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有效模式。針對農村垃圾填埋場較多的現狀,西豐縣開展了全面排查,并就如何做好8個農村垃圾填埋場的設施維護、現場管理、滲濾液處理、地下水監測等工作制定了整改方案。
西豐縣將直面問題不回避、解決問題不敷衍,堅決整治生態環境突出問題,不折不扣落實整改要求,全面提升生態文明建設水平,繪好西豐綠色發展新圖景。
鐵嶺日報全媒體記者鄭曉丹